“几时抛俗事,来共白云闲。”秋高气爽,风和景明。10月10日和11日,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初级中学七、八、九年级全体师生共赴金坛东方盐湖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神奇山镇,探索道法万千。大巴上我们欢声笑语,洒下一路快乐,窗外的秋景也显得格外明艳。
东方盐湖城是一座颇具魏晋古风的江南神奇山镇,坐落于享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美誉的茅山脚下。其“盐湖”之名,一者说史前的时候,常州的溧阳、金坛一带,曾是海陆交界处,这里的先民在与大自然的博弈中,最早掌握了海水制盐的方法,才得以生存下来;第二个版本是茅山的丘陵地貌中含有丰富的井盐资源,地下的盐矿达数百亿吨。通过井盐的开挖,两汉时期,形成了一批最早的制盐手工业者。因茅山的山间还有一湖泊,所以也被外人称之为“盐湖”。这大概就是盐湖城得名的由来。
传承千年风骨 双十梦回魏晋
走进盐湖城景区大门便是“艮石阵”,三座仙风道骨的巨大长髯老人塑像映入眼帘,他们是茅山的守护神“三茅兄弟”。相传西汉时期,来自陕西咸阳的茅氏三兄弟来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因此被称为茅山道教祖师爷。跟随道家手诀指引,进入这座神奇的茅山小镇。漫步在小镇里,随处可见古色古香,错落疏密有致的别居雅苑,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每一窗根都经过精心设计,殿檐斗拱,亭台楼榭,树影与青苔斑驳在木筋毕露的排门和垒石墙壁之上,处处都透露着魏晋时期特有的古朴粗犷,置身其中仿佛仙侠世界。长长的青石板路也仿佛经过了岁月的变迁,历史的考验,讲述着古老村落的故事,承载着千年的风采,为盐湖城增添了一份古朴、宁静的韵味。
走进千米道风街,来到“知道坊”,它是中国唯一的成语现代科技馆,它将视觉、听觉和触觉串联在一起,使原本枯燥的文言文变得生动起来,切身体验着中华词语的源远流长。
参观完“知道坊”,我们随着岁月的步伐来到国家级非遗文化金坛刻纸“纸花阵”的场馆,这里展示了中外各地的剪纸艺术,《孔雀》《喜鹊等枝》《鱼唆莲》……件件都是精妙绝伦的艺术珍品!最值得一提的剪纸作品是杨兆群先生的《从雅典到北京》,它是“纸花阵”的镇馆之宝。这幅作品从第1届奥运会举办地雅典到第29届奥运会举办地北京,用横幅长卷构图,把百年奥运史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画面巨大壮观,气势宏伟,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观赏。我不禁被眼前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作品深深吸引,感慨这“一刀一纸一世界”的神奇魅力。
纵观整个古城,可谓古韵街巷、玲珑翘曲、飞檐斗拱……错落有致的山街野局,淳朴的民风,仙镇一砖一瓦承载千年风采,透露出魏晋气息与其特有的古朴粗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综合实践活动,龙城学子们走出课堂,于行走中获得真知,于游玩中品味文化。寓教于乐,这才是学习该有的样子。
撰稿:陈东 各班级同学
摄影:各班级班主任
编辑:周巍仑
审核:颜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