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德育园地>>家校共建>>文章内容
菁馨·共育|家长夜校
《正确处理亲子冲突》
发布时间:2025-01-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彭雨

  11月27日18点,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初级中学在劝学楼4楼报告厅举办了“龙城·菁馨家长夜校”第四次活动暨结业式,本次课程由成鹏博士主讲。这次成博士给大家带来的课程主题是《正确处理亲子冲突》。

  课程现场

  成博士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建议,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以和谐的方式解决亲子间的矛盾与冲突。

1.png

  在互动交流环节,众多家长踊跃分享了各自面临的难题。成博士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剖析问题根源,逐一为家长们排忧解难,同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助力家长们克服亲子关系中的障碍。

0.jpg结业仪式

  家长代表发言

  七(5)班姚朋序家长和七(7)班宋子夫家长作为家长代表,向我们讲述了参加本次家长夜校的所学所想所悟。“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美好的开始;每一次培训,都是一场自我的修行。此次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但成长仍需继续。”两位家长纷纷表示,在未来的家庭教育中将在学习中继续探索成长,将所学、所悟化为自身动力,砥砺前行。

  颁奖环节

  成博士为家长们颁发了优秀学员奖状,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期待。

4.png

  校长致辞

  副校长颜淑情致总结词,向各位家长对活动的支持和参与表示感谢,也对完成课程的家长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希望家长能够将学到的一切,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温馨、和谐、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5.png

家长学习感悟

  七(5)班姚朋序家长

  倾听·尊重·接纳,做会发现的父母

  我曾自诩是一个善于倾听、理解孩子的母亲,然而随着孩子步入初中,渐渐也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有时不禁怀疑:为什么孩子不像小时候那般乖巧?为什么孩子似乎和我有了距离感?为什么有时会话不投机半句多?

  这样的感受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比如孩子在房间里会锁上门,不愿意我们“入侵”他的领地;比如孩子说“放学时不要你来,爸爸来就行”;比如稍微说两句,孩子便会说“你烦死了”“不要你管”……

  虽然一方面理解孩子生长发育时期种种的心理变化,但当现实生活中出现这样的对话和碰撞时,老母亲的内心总是会有些受伤的,不由得会想:难道青春期的孩子都是这样?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很多时候,会把原因归结于孩子不懂事、孩子叛逆、孩子不感恩等等,有时也会忿忿地想:他就是欠一顿打!

  龙城的父母课堂,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审视我们和孩子相处时的言行举止。

  一、我们真的接纳孩子吗?

  成博士说我们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接纳孩子所有有原因的不开心,只有被接纳,孩子才会觉得很安全,才会愿意表达,否则我们是看不见孩子真实的状态。

  我们接纳孩子吗?第一反应肯定是接纳。我们真的接纳孩子了吗?想一想后沉默了。我们更喜欢接纳的是那个理想状态中乖巧、懂事、成绩好的孩子,更喜欢用“为了你好”的理由给孩子一些说教和命令。孩子肯定是会感受到我们的不接纳和不满意的,这样日益累积的不满意造就是互相的不理解和不认同。作为父母,学会真正接纳、试着共情,当孩子的所有情绪都有出口,当孩子能感受到亲子间的这份理解和关爱,大家都是放松和真实状态时,每个人都会被疗愈。当然,我们也要接纳自己作为父母的不完美,和孩子共同成长进步。

  二、我们真的尊重孩子吗?

  我们尊重孩子吗?标准答案必须是尊重。

  成博士说“大事管住,小事放手”,同时举了一个喝水的小例子:父母问“要喝水吗?”孩子答“不要。”父母还是给孩子倒来了一杯水。这个例子里的父母就是生活中的我们自己,类似于这样的小场景太多了。成博士不说,我们不会觉得这样的行为有什么不妥,这是最普通、最常态不过的关爱了。成博士说“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感觉不重要”,我和孩子爸爸都触动颇多,我们经常会问孩子的意见,然后却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操作,我们压根没有考虑到这样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内在心理感受。家长学校后,我们在行为上有了调整,期待在细节的变化中成为更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父母。

  三、我们给孩子怎样的自我滤镜?

  在“龙城初中·菁馨父母学堂”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父母,我们给孩子戴上的自我滤镜,往往决定了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成博士提醒我们,父母的期望和态度,会无形中塑造孩子的自我认知。

  我们叩问自己:给孩子的自我滤镜是怎样的?是积极的、鼓励的还是限制的、批评的?我问孩子:妈妈和你的对话中是倾听肯定多还是批评指责多?孩子说:你就是第二种。我自我安慰,很多的中国父母都是这样的吧,放大缺点、忽略优点,同时内心有个强烈的声音告诉自己:不能这样了,去发现你的孩子吧,他也可以是阳光、自信的模样。

  通过这次家长学校的学习,我们开始尝试改变,更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他的选择,接纳他的不完美。我努力用积极的滤镜看待孩子,发现他的优点,给予肯定和支持。我深信,父母的改变能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父母,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共同创造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家庭环境。

  七(7)班宋子夫家长

  很感恩有这样的机会参与到学习中来认知到作为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其实是有很多的误区的,通过我们的学习深刻了解到我们作为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是需要不断学习来提升我们对于养育孩子的认知的,不学习之前更多的是在运用自己既有的经验,认知在养育孩子,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事做的错误的地方。不如说我们觉得孩子就应该听我们的,哪有哪有那么多的情绪,动不动就闹情绪,还有那么多的孩子躺平,轻生的现象。不接触、不关注教育这个领域就会出现很多想不明白。通过几次成老师授课让我自己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了解孩子成长的状况是多么重要。

  我们不一定要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了解孩子的成长的这些规律,状况,应对方法,帮助孩子平顺的度过青春期,在这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给予正确的引导,助力他们身心灵健康成长。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要充分的理解、接纳、包容孩子的各种情绪,各种状况,允许孩子做自己,接纳他的不开心,不完美的他,想要长大,自己做主的他。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足够的安全感,活出真实的自己。孩子没有优点、缺点,只有特点。

  通过成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孩子出现相应的状况的时候可以有心理准备,可以做出相对应的应对。不至于把问题扩大化,加剧化。我自己的理解是我们家长能做的是营造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注重孩子根性的培养,而不是只是学习,培养他向善向好,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样不管是遇到目前学习的问题还是未来人生的问题都可以有勇气去面对,自如的应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烦恼。

  七(5)班汪明喆家长

  孩子们刚完成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角色转变,在此过程中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学业压力,社交压力等,孩子们心里,生理都发生很多变化,如果家长和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些变化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防患于未然才有了此次的专题讲座。感谢校领导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感谢成博士专业知识的分享帮助家长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促进和谐温暖家庭氛围的养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家长应该从孩子们微小的细节变化,了解共情孩子的情绪,倾听理解孩子的心声和行为,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尊重孩子的决定在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沟通环境,让我们都成为孩子的朋友,不再是高高在上一言堂的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在学校快乐的学习,让孩子在家里轻松自在的成长。

  七(7)班虞文哲家长

  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其对周边的人、物、事逐渐有了自我认识,我们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方法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才能使得沟通更加有效,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此轮的课堂学习,收获颇丰。为此讲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原来和孩子沟通,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来和孩子讲,没有一定的章法,所以沟通效果不是很理想。通过此轮学习,了解到了沟通是有一套系统的方法,针对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可以使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有针对性,更加科学有效,不再是家长喋喋不休单方面的说教,避免了在和孩子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孩子不听、不应,甚至是一些抵触的情况。这样不仅能正确引导孩子,还可建立良好的父(母)子(女)感情。

  同时,通过本次学习,使我学习到了,各个孩子,有不同的类型。在和孩子沟通时,需更多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平等地和孩子沟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同理心吧。在最近和孩子沟通中,注意到此点后,发现效果很好。

  七(18)班李睿晨家长

  作为一个小孩刚步入初中的家长,很幸运的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亲子沟通技巧和策略》,通过成鹏老师的解读,一步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再去解锁亲子沟通的密码,同时去做孩子情绪的引路人,最后正确处理亲子冲突。几堂课听下来收获满满,也让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在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看到成鹏老师对一个个实际案例分析,发现他们讲的每一个案例都有自己孩子的身影,也深刻感受到了初中孩子的情绪波动,在专家循序渐进的引导下,我开始试着和孩子去深层次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听他去分享在新学校的点点滴滴,看到他开心快乐,我也觉得欣慰不少。其实从小学到初中,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业的加重和课堂时间的加长,孩子也是在不断改变和接受新的知识中。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也要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孩子,去认同孩子,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听听他们的心声,站在他们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共同度过青春期。

  撰稿:张子珈

  编审:周巍仑

  终审:颜淑情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初级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 :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