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不断革新与发展的今天,如何将思政教育以更生动、更具感染力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索的课题。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初级中学给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答案——“博物馆里的思政课”项目。这一创新举措,打破了传统思政课堂的边界,将学生带入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宝库,让文物成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开启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思政学习之旅。在这里,文物不再是沉默的展品,而是成为诉说思政故事的生动讲述者。
历史初印象:探寻龙城的岁月足迹
随着导览员清脆的讲解声,同学们正式踏入“龙腾中吴——常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厅。这里,时间仿佛凝固,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静静地诉说着常州千百年来的沧桑巨变。
导览员宛如一位时光的使者,带领同学们穿越历史的长河。从原始社会时期常州地区的人类活动遗迹,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争霸风云;从秦汉时期的郡县设置,到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从明清时期的文化昌盛,到近现代的社会变革,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在同学们眼前徐徐展开。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被那些精美的文物深深吸引。古老的青铜器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古代常州的辉煌;精美的陶瓷器展示着常州精湛的工艺水平,让同学们惊叹不已;书画作品则以笔墨丹青描绘出常州的山水风光和人文风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学们认真地聆听着导览员的讲解,不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他们仔细观察着每一件文物的细节,用心感受着历史的脉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对常州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在心中种下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种子。这些文物,如同一个个生动的思政教材,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意义。
“桥”见龙城:水韵常州之美
水,是常州的灵魂;桥,则是常州水韵的重要承载。在“桥”见龙城这一活动中,学生们成了穿越时空的旅人,在专业导览的引领下,与常州的古老桥梁进行一场深度对话。这些桥梁,或古朴典雅,或雄伟壮观,它们静静横跨在岁月的长河之上,见证了常州的风雨变迁。专业导览不仅向学生们介绍桥梁的建筑特色、历史渊源,更深入挖掘每座桥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同时,研学手册成为了学生们探索之旅的贴心伴侣。它精心设计了各种有趣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桥梁的细节,思考桥梁与城市发展的紧密联系。主题课堂上,老师进一步拓展学生们的视野,从桥梁建筑艺术到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全方位解读桥梁文化。而手工体验环节则将学生们的创造力激发到极致,他们亲手制作桥梁模型,在实践中感受桥梁的魅力,领悟古人的智慧和工匠精神。
课堂上,老师详细地介绍了常州桥梁的历史演变、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从古老的石拱桥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常州的桥梁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它们不仅是交通的纽带,更是文化的象征。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同学们了解到桥梁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例如,有些桥梁是当地百姓集资修建,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有些桥梁则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灵感源泉,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踊跃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常州桥梁故事。他们思维活跃,观点独特,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讨论中,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常州水韵文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城市文化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手工体验:编织桥之诗韵
在主题课堂的知识熏陶后,同学们迎来了充满创意和乐趣的手工体验环节——桥之诗手工编织。
工作人员为同学们分发了彩色的丝线、珠子和编织工具。老师首先进行了示范,她熟练地将丝线穿梭在珠子之间,不一会儿,一个小巧精致的桥形饰品便呈现在同学们眼前。同学们看得目不转睛,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尝试。
经过一番努力,一件件精美的桥之诗手工编织作品诞生了。这些作品不仅是同学们手工技艺的展示,更是他们对常州桥梁文化理解的独特表达。同学们拿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们将这些作品作为这次研学活动的珍贵纪念,也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将常州的桥梁文化和人文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活动意义与展望:传承人文精神,开启未来篇章
回顾本次“博物馆里的思政课”项目活动,从最初的集结到展厅参观、主题课堂再到手工体验,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观察、对话和创造,深入了解了常州的历史文化,感受了城市的变迁,更在心中种下了人文精神的种子。
这次活动以物见史,带领学生们认识了自己所生活的城市;透物见人,引导学生们以观察者的身份了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通过专业导览、研学手册、主题课堂和手工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全方位地体验到了城市之美、生活之美和文化之美,成功唤起了他们关于城市的记忆和归属感。
新北区龙城初级中学的学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令人欣喜。他们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和创造者。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历史,用自己的耳朵聆听故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作品,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人文精神。传承不靠口号,而在行动,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人文精神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在每一个细节之中,藏在匠人的耐心、诗人的情怀、同学们小组讨论时的互帮互助以及手工体验时的专注认真里。相信这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将继续保持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不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撰稿:孙 蕾、孙煜贤
摄影:钱 阳、孙 蕾
审核:郭云洁